2018年10月2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柴達木盆地巴音河-塔塔凌河流域1︰5萬水文地質調查項目組聯合青海省柴達木綜合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省格爾木市國土資源管理局,在格爾木市體育場廣場共同舉辦科普宣傳活動,向廣大市民朋友宣傳水資源與地下水科學知識,提高民眾水資源保護意識。
水資源不足是制約柴達木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科學合理開發利用以及有效保護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是試驗區面臨的重要任務。對此,柴達木盆地巴音河-塔塔凌河流域1︰5萬水文地質調查項目根據調查研究成果,編制了面向社會大眾普及地下水知識的科普讀物——《柴達木盆地的水與地下水資源》,制作了相關成果展板,形象展示說明柴達木盆地水資源的分類、形成、分布、賦存、運動與演化,地下水的水質與礦物組成、分類、功能,地下水與植被生態的關系,如何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以及保護水資源等科學知識。
格爾木是青海省的第二大城市和柴達木循環經濟最大的核心布局區,擁有20多萬人口,其北部的察爾汗鹽湖是我國主要的鉀鹽生產基地,使格爾木具有“中國鹽湖城”之稱。因此項目組利用人流較大的周末時間,選擇在格爾木市開展水資源科普宣傳,有力拓展項目成果的服務領域,幫助更多群眾認識自己身邊的水資源與地下水,促進全社會保護水資源保護意識。

項目組向民眾發放宣傳材料以及講解地下水科學知識